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1、法律分析: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3、法律分析:医护人员如出现医疗事故的,不直接承担赔偿责任。一般情况下由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如何解决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处理可以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解决;通过诉讼解决。
法律分析: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解决;通过诉讼解决。
和解(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诉讼。
法律分析: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也首先要通过医疗单位和病员或其家属自行协商的方式予以确认和解决,而不应跨越这一步骤直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的法定处理程序是什么
1、(一)报告: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逐级上报。以便于上级主管部门与行政部门及时掌握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有利于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减轻病员的痛苦和损害程度,从而缓解医患双方的矛盾,有利于善后处理。
2、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是:由医务人员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由科室负责人及时向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由上述人员调查、核实后,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大局。
4、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是: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
6、第三十八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已确定的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第三十八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2、和解(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诉讼。
3、法律分析:医疗事故处理可以有三种方式: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是卫生行政部门解决;是通过诉讼解决。
4、法律分析: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解决;三是通过诉讼解决。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5、法律分析: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也首先要通过医疗单位和病员或其家属自行协商的方式予以确认和解决,而不应跨越这一步骤直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6、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