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新政策成都市公积金贷款新政策
成都公积金贷款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就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成都:符合贷款条件的两人及以上缴存人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80万元,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70万元。 符合贷款条件的单缴存人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或第二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40万元。
线下渠道:租赁合同已登记备案、租赁合同未登记备案的,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等材料,向成都公积金中心(含省级分中心、石油分中心)所属服务网点申请办理租房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
成都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是多少
1、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为个人月工资收入的12%,其中单位缴存比例不低于个人缴存比例的50%。根据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规定,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为个人月工资收入的12%。
2、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高于12%,其他单位缴存比例高于12%的部分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纳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6%。
3、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6%。 社保缴纳比例:成都社会保险险种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身份不同,参保比例不同。同时每个参保险种缴费比例不同。
成都住房公积金最低标准是多少
该地区公积金缴费标准29353元。2023年,成都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标准调整为29353元。缴存基数下限按照上一年度成都市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执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上限为12%。
第一档每月2100元,第二档每月1970元。
另外关于公积金缴存的基数,成都市有相关要求:最低缴存基数分别为1400元和1250元,分区域执行两个标准;而最高缴存基数为18242元。
法律分析:2020年度,成都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应在5%-12%的范围内,确定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月缴存基数上限为23681元。
对于一般单位,成都市公积金中心允许的缴存比例为6-12%,因为超过12%要交税。这个比例公司与个人都是一致的。另外缴存基数公司是可以自由确定的,只要不低于当年成都规定的主城区1200。
成都公积金缴存上限2022
1、元。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官网查询显示:2022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标准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上限27790元。
2、缴存基数上限标准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3、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 自2022年1月1日起,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标准调整为27790元。如1至7月已按原标准缴存的,差额部分可进行补缴,但单位及个人部分应同时补缴。
成都住房公积金比例
公积金比例: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5%,不得高于12%。
你好,成都住房公积金缴存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6%-12%,希望可以帮到你。
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为个人月工资收入的12%,其中单位缴存比例不低于个人缴存比例的50%。根据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规定,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为个人月工资收入的12%。
成都的公积金缴存比例是6%,《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对公积金缴存的具体规定如下:公积金缴纳职工的每个月的上缴额应该是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与当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乘积。
法律分析:2020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23681元。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全国统一,在5%-12%之间。通常职工单位和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分别不低于5%,最高不高于12%。例如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10000元,缴存比例在10%,那么职工每个月就需要缴纳1000元公积金费用。
四川住房公积金缴纳标准
该地区公积金缴费标准29353元。2023年,成都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标准调整为29353元。缴存基数下限按照上一年度成都市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执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上限为12%。
自2022年1月1日起,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标准调整为27790元。如1至7月已按原标准缴存的,差额部分可进行补缴,但单位及个人部分应同时补缴。
四川省公积金缴纳比例为5%-12%。公积金缴纳比例是指职工和单位每月缴存公积金的占比,通常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进行计算。在四川省,公积金缴纳比例的规定是由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制定的。
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缴存比例上限为12%,下限为6%;其它单位缴存比例上限为15%,下限为6%。
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四川的规定最低的缴存比例为10%,超过24%以上的部分要按照国家规定纳税。个体工商和收入比较高的灵活就业人员,之所以想缴纳住房公积金,也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
法律分析: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都是工资的12%,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